星巢网络科技logo
您当前位置:首页 > 星巢圈 > APP开发资讯 > 伪风口翻身记:被嘲笑的共享充电宝与被质疑的在线教育

伪风口翻身记:被嘲笑的共享充电宝与被质疑的在线教育

发布日期:2020-05-06 18:24 来源:星巢网络科技官网 阅读:2560

伪风口翻身记:被嘲笑的共享充电宝与被质疑的在线教育

发布日期:2020-05-06 18:24

过去几年,O2O、共享、大数据、AI等词,代表着最新商业模式、生产力,无数资本和人才被风口吸引、裹挟,共同造就时代浪潮。

时至今日,新经济已经渗透进每一个普通人生活的毛细血管中,在享受极致效率的同时,面对浪潮中的遗骸,对新经济价值的反思也逐渐涌来。

恐怕无法简单用天使或是魔鬼来评断新经济,为此,「深响」对近两年声名最盛的风口进行复盘,看技术、资本和产业如何共同改变商业和生活。以期解码内核,还原新经济的本来面目。

 核 心 要 点 

  • 无根据的鼓吹中刮起的风口,总有被证伪的时候,判断一个项目能否成功,最终还是要回归模式与产品本身。

  • 共享充电宝没有风口上的光环,反而踏踏实实挣到了钱;备受瞩目的共享单车,却在冒进与自大中终结了自己的命运,最终沦为巨头附庸。

  • 在线教育经历蛰伏之后,找到了“慢发展的教育”与“快发展的互联网”之间的平衡,认真打磨产品,从而进入了良性发展。

  • 201907161125525026_33.jpg

直播、无接触商业、人工智能,虚伪的风口各有各的虚伪,真实风口背后的成功原因却大体相似。

共享单车受到追捧的那年,共享充电宝正在遭遇嘲笑,不过如今,二者命运已经大相径庭。

陈欧收购街电时被一边倒地不看好,现在这项业务却成了聚美优品的救命稻草。

4 月 15 日,聚美优品从纽交所黯然退市,截至前一日,其总市值为2. 27 亿美元,与最高时相比市值蒸发近96%。据聚美优品财报, 2017 年至 2018 年,其电商业务营收从56. 3 亿元下降至33. 6 亿元,以街电业务为主的“服务及其他”部分收入1. 8 亿元上升至9. 3 亿元,占总收入比例从3.1%上升至21.7%。

此外,多方信息显示,美团点评也正在全国各地区大力布局共享充电宝业务。一位美团共享充电宝工作人员曾在接受采访时提到,美团的共享充电宝业务已经准备了半年,并在今年 3 月份正式成立,目前有一两千人,且还在进行招聘扩张。

共享单车的神话破灭了,但共享充电宝这个曾被嘲笑的风口,正越刮越劲。

经历过起起落落的风口除了共享充电宝还有在线教育。

2014 年时,随着YY推出 100 教育,用互联网颠覆传统教育行业的呼声高涨,一年内超 44 亿人民币的资本涌入这一赛道,但却始终没有一家成功破局的企业出现。仅在一年后, 100 教育高管动荡、营收令人失望,“小龙女”龚海燕先后三次创业接连失败。

随之而来的是资本退潮,在线教育蛰伏。

直到 2017 年,风云再起,猿辅导、VIPKID等初创企业掀起融资大战,沪江、新东方在线两家老牌企业开启IPO进程。此后两年,在线教育一路高歌猛进,在 2019 年暑假,行业正价课付费用户数已从十万量级提升到百万量级。

再到 2020 年,疫情迫使教育行业完成线下到线上的转型,在线教育的火热已无需多做赘述。

在历史的进程中,有诸如共享单车这样的风口从高处坠楼,但也有一些风口在质疑声中扭转乾坤。这些风口为什么能复活?又是怎样的风口才能真正立住呢?从共享充电宝和在线教育的故事中,或许可以找到一些启示。

被嘲笑的风口

2015 年至 2017 年,共享概念炙手可热,似乎只要在万事万物前加上共享二字,就成为了风口,也特别容易拿到融资。这其中有两个项目最受关注,一个是被认为颠覆了城市出行方式的共享单车,一个是王思聪放话“能成就吃翔”的共享充电宝。

共享充电宝最早由一个叫“来电”的团队孵化,紧接着街电、云充吧、小电、怪兽充电等品牌迅速跟上。彼时,共享单车的疯狂融资战还未结束,不愿错过共享风口的资本们又争相恐后地涌入共享充电宝。

据猎鹰创投合伙人李圆峰估算,共享充电宝市场容量只有共享单车的1/5,但从 2017 年 3 月 31 日充电宝密集露面,到 5 月中旬的 40 天内,就发生了 11 笔融资,共 38 家机构入局,融资金额约 12 亿元,这是 2015 年共享单车刚出现时所获融资额的 5 倍。

陈欧主导下的聚美优品也在此时入场。时年 5 月,聚美优品以 3 亿元控股街电60%,陈欧出任街电董事长, 8 月,聚美优品宣布完成对街电的收购。

陈欧在微博上公开投资街电的消息后,王思聪在朋友圈公开表态:“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,立帖为证。”

2020050608562846170.jpg

随后,陈欧在微博回应称,本来创业成功就是一件小概率事件,街电做不成可以做公益。

2020050608562846171.jpg

时至今日,只要有任何有关共享充电宝的新动态发生,这场“吃翔”赌约都会被拿出来调侃。无疑,共享充电宝不仅做成了,而且活得还不错,王思聪当年的论断是过于武断了。

但在当时,与王思聪一起唱衰共享充电宝的声音不绝于耳,主要从市场需求、盈利能力方面驳斥其商业模式的合理性。

曾投资摩拜单车的熊猫资本合伙人毛圣博分析认为,共享充电宝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需求,首先是因为持有成本实在太低了,买一个充电宝只需要几十块钱,另外共享充电宝替代方案很多,并且流动很麻烦。

梅花创投曾是河马充电的投资方之一,但在资本大量入场之后,其创始人吴世春认为在商家收取高昂入场费的情况下,每一个投放进去的充电宝都是赔钱的,财务模型跑不通,于是立即劝服河马停止项目、清算退出。

吴世春在当时分析说:“这个行业最致命的一点就是门槛太低,过剩严重。”他认为,相比单车市场,共享充电宝是一个不大的市场,容量相对小,一旦很多创业公司涌进这个市场,就迅速变得无利可图。此外,从技术角度来看,这种铺出去的硬件很难升级,灵活性差。

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也曾在 2017 年 8 月公开表态称:“共享充电宝我认为也是做不起来的,尽管那个共享充电宝的老总我认识,但是认识也是做不起来的。”

既然资本普遍持不看好态度,为何共享充电宝的融资速度又如此之快?

据来电项目的融资顾问分析,很多投资人都是抱着赌一把的心态投资共享充电宝领域。“行业走红后,冒出来很多新项目,早期投几百万对于这些机构来说问题不大,相比考虑项目价值,他们更多在博未来退出机会。”

可以说,在行业大咖公开表态、舆论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下,当时的投资者们,无论参与共享充电宝的融资与否,真正相信共享充电宝能成功只有极少数。“伪风口”的标签被戳在了共享充电宝的机身上。

共享充电宝是一诞生就争议不断,在线教育却是在辉煌之后又跌落谷底。

2014 年创业者与资本都争先恐后挤入在线教育赛道,但即使是自带光环的 100 教育和龚海燕,都未能给市场带来惊喜。

2015 年,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对 600 家在线教育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,有71%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,13%的公司处于持平状态,能够盈利的公司只占16%。研究院创始人吕森林还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 2016 年是(在线教育)泡沫开始破灭的一年,倒闭潮将成为常态”。

明星公司先后折戟、亏损率极高,面对这样的市场状况,资本热情迅速降温。

猿辅导创始人曾感叹,“确实很多投资机构都曾经有过一个伤心的投资在线教育的故事,很多机构都有过,大家都畅想过在线教育,但是确实一次次失望。”

让资本失望的根源在于,教育本身是一个需要慢下来的行业,这与互联网一贯追求速度的打法天然相悖。

初期,在线教育平台沿用互联网高举高打的模式,通过大量融资快速实现规模扩张,却忽略了更为本质的教育质量问题,即便采用低价策略也无法让学生与家长产生认同。猿题库等工具类应用,虽然能更容易的聚集用户,但却苦于迟迟找不到变现途径,依旧无法构建盈利闭环。

吕森林提到:“ 1 年到 2 年磨模式, 2 年到 3 年做规模, 5 年到 6 年做盈利,真正做得好的教育公司都在 10 年以上。”将教育从线下搬到线上,是对教育形式与渠道的改造,教育的内容与质量不该有简化和改变。

因此,在线教育企业很难实现快速盈利。它们与线下教育一样,也需要长时间的成长,需要在教研、产品、技术等方面上进行打磨。而资本的逐利性,使其很难有耐心等待一个项目缓慢的发展与成长。因此,在 2015 年之后,资本与媒体都普遍认为在线教育泡沫已经破灭。

对伪风口的吹捧会加速他们走向灭亡,对真实风口的质疑,反而会让从业者更加冷静理性。只要需求存在,模式合理,该爆发的风口总会爆发。于是,这些曾跌落谷底的风口,又复活了。

风口背后的核心

风水轮流转,市场已经证明,饱受争议的共享充电宝与在线教育并不是伪风口。

共享充电宝没有风口上的光环,反而对每一步发展都更加慎重,在共享经济大败退的浪潮中存活了下来,并踏踏实实挣到了钱。

在智能手机时代,用电需求是刚性需求。据艾瑞咨询发布的《 2020 年共享充电宝行业分析报告》, 2019 年,中国共享充电宝租赁交易规模达到79. 1 亿元,呈现141.3%的高速增长,且除了受疫情影响的 2020 年,未来几年行业仍将保持50%-80%的高速增长趋势。

这一数据充分说明了经过几年发展,共享充电宝对用户习惯的培养相对成功,也印证了共享充电宝市场的合理性。

此外,共享充电宝的盈利能力也已得到验证,艾瑞报告中提到,直营模式下, 2019 年共享充电宝TOP4 毛利率均值近25%。

这一方面是因为共享充电宝租金价格的调整,在 2019 年下半年,共享充电宝已普遍告别了 1 元时代,租金普遍上调,最高达到了 8 元/小时。另一方面是因为,共享充电宝产品成本、室内场景下损耗程度及维护费用都较低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2020050608562846172.jpg

资料来源:艾瑞咨询

反观曾被寄予厚望的共享单车,在背后巨额资本的支持下,各品牌以不计成本的投入进行扩张,并展开激烈的价格战。

共享单车的闹剧最终以ofo资金链断裂、摩拜被美团收购结束。现在,市面上仍存的主要共享单车品牌哈啰、摩拜、青桔,实质上都是阿里巴巴、美团、滴滴三家巨头的附庸。共享单车已失去了自己的独立性,也失去了曾经的明星光环。

但从市场需求层面来说,共享单车与共享充电宝都有存在的合理性。但不同的是,它们一个在过度的鼓吹中变得冒进与自大,在恶性竞争中毁掉了自己的未来;一个因质疑与嘲笑而变得更加审慎,坚持稳步发展并成功存活至今。

从某个层面上讲,正是所谓的“风口”将他们推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,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企业,赞誉比批评更容易让人障目。

在线教育的故事同样说明,有时“低潮”比“风口”更有机会。

在线教育从 2017 年开始再次收获市场认可,将其与 2014 年风头正劲时的发展模式做对比,可以发现,最大的变化在于创业者开始回归教育本身,并不断进行产品打磨。

VIPKID创始人、CEO米雯娟曾介绍说,平台成立初期花了一年半的时间来打磨产品,“让投资人的小孩来体验,前四个学生中有三个都是投资人的孩子,也跟一些实验班的家长沟通”。

猿辅导创始人李勇在 2017 年接受采访时也提到,虽然从成立之初便瞄准了K12 领域,但猿辅导团队建成为规模用户所接受的深度在线教辅产品,也历经了五年时间。在这五年间,猿辅导通过研发相应课程,摆脱了拍照搜题的工具产品定位,进而建立起稳定的商业模式。

在新东方投后管理分享会上,俞敏洪总结过去教育企业所踩过的坑后,也强调说做教育的公司一定不要把上市作为目标,而是要把产品和服务打磨好。

将产品打磨放在首位,这逐渐成为了从业者的共识,在线教育也就终于找到了“慢发展的教育”与“快发展的互联网”之间的平衡,走向良性发展。

2020 年,疫情催化剂下,在线教育风口又刮起,耐心打磨过产品的企业趁势起飞。

以K12 领域为例,蓝鲸教育智库数据显示,作业帮于今年 2 月末用户突破亿级规模,达到约1. 2 亿,月活环比增幅高达45.18%,是去年同期的1. 5 倍;猿题库、乐教乐学两家APP也强势增长,在 2 月份挤进用户规模千万行列,其中,猿题库用户规模更是翻了 3 倍之多;猿题库老师版在第一季用户翻近 8 倍,学而思网校用户也翻了近 6 倍。

对这些企业而言,无论市场风向如何,保持本心,回归业务与产品本身,才是长久的安身立命之道。

而对创业者与资本方而言,摆脱舆论的影响,对商业模式、盈利模型及产品本身做理性的拆解与思考,才是辨明真伪风口的唯一途径。

“在风口上,猪也能飞起来”,这句雷军的名言还可以有第二个版本——在市场的热度与资本的鼓吹中,任何风口都能刮起来。

但被风吹起的猪若没有翅膀,总会有摔落下的一天;无根据的鼓吹中刮起的风口,也总有被证伪的时候。

这揭示出一个商业的本质,即风口能否立得住,最终考验的是产品、模式本身,任何违背常识的鼓吹都无法让风口站稳,只有脚踏实地才能把事干成。